0755-2231 0656
Products 新闻资讯

“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媒体公益沙龙”在深圳举办

日期: 2019-10-31
浏览次数: 35

“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媒体公益沙龙”在深圳举办

媒体公益沙龙活动现场


  10月2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人民日报媒体公益基金主办的“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媒体公益沙龙”在深圳举行。本次沙龙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承办,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协办,是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的主题活动之一。来自北京、深圳等地的公益界领袖、关心支持公益事业的企业代表和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围绕“媒体+公益”的主题,在公益与社会责任、科技至善、媒体公益如何从“相加”到“相融”等多个话题开展了对话,为公益事业更好发展提供更多的思想方法和技术交流。


“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媒体公益沙龙”在深圳举办

唐九红致辞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唐九红在致辞中指出,全媒体时代,大家都是公益的讲述者,也是公益的参与者。今年2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人民日报共同发起媒体公益专项基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人民日报的合作,最大的成功在于探索出了“党媒+群团+企业”的融合协作新模式,打造出了一个“公益共同体”,“今后我们将以媒体公益基金为依托,创新合作方式,为媒体融合、行业融合、跨界融合打造技术和对话基础,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希望并期待更多朋友加入公益事业,以我们独有的品牌活动和特色项目的开展,通过感受爱、凝聚爱、传递爱,汇聚起越来越强的正能量。”


“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媒体公益沙龙”在深圳举办

何炜致辞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何炜在致辞中表示,人民日报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合作,是“媒体+公益”的一次探索。今天举办媒体公益沙龙,实现了两个'首次':一是自2015年首届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举办以来,这是论坛首次以'公益'为主题开设分会场;二是自人民日报媒体公益专项基金成立以来,这也是首次办大型沙龙活动。相信此次活动能有效推进媒体与公益的深度融合,以融合协作放大公益正能量。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徐永光回顾了当年人民日报报道希望工程后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反响,生动阐释了媒体为公益事业的发展带来的极大推动。


  希望工程《大眼睛》拍摄者、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解海龙在演讲中用一系列照片展现了媒体和公益协作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现在的“大眼睛”苏明娟已出任共青团中央常务委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黄浩明提出,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提高品牌传播能力。他强调,品牌传播是公益行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公益组织的品牌是社会核心价值观重要体现,品牌传播的设计是公益组织愿景和使命的传播。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懿提出,腾讯作为平台方真实感受到当公益、技术、媒体相融合的时候,产生了一种新的强大、向善的力量,特别是在构建理性公益和透明公益的过程当中,媒体的力量非常重要。媒体之于公益,要讲好公益人、公益组织以及公益可持续发展的故事,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是在更大的层面去推动公益可持续的发展。腾讯公益希望在媒体、公益和平台深度融合的方面,共同去探索如何帮助公益事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推动科技向善。


  乒乓球世界冠军、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大学体教部副教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冠军运动员基金成员刘伟在演讲中指出,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还活跃着一支由我国一百多位优秀冠军运动员组成的冠军运动员基金。刘伟讲述了各个项目的冠军不仅在赛场上和职场上拼搏,也在公益上发力,走进大中小学和福利院,传扬体育精神和爱心,最大化的将公益进行到底。


  新浪微博微公益总监杨光介绍了微博公益生态模式,作为拥有3.76亿月活跃用户、同时具备传播和筹款功能的社会化公益平台,新浪微公益通过联动政府机构、公益机构、名人明星、专家学者、企业、媒体和爱心网友,建立了一套快速、全面、高效的公益生态体系。最关键的就是怎么样让公益更有效率、更加快乐,传播得更远,让更多的人参与。


  随后,以“科技至善”为主题的第一场圆桌论坛正式开始。华为云CMO张鹏在发言中指出,公益需要技术,技术需要温度。华为公司的愿景是把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认为,技术不仅仅解决的是商业的问题,它更应该普惠与包容,不落下任何一个人。


  华为云提出“Cloud for Good”,围绕技术、应用和技能三个方面来开展,致力于实现“数字包容”的目标。到今天为止,华为云在推进均衡发展、平等优质教育、促进健康福祉、保护脆弱环境方面,与我们的客户伙伴一起,以技术能力为社会带来价值,以更智能、更可靠的云服务,持续为各行各业,每个人、每个组织带来源源不断的云动能。科技不应高居象牙塔,而要普惠天下。我们会持续努力,让技术至善,接力致远。


  滴滴出行公益负责人罗真真在现场介绍了滴滴公益聚焦在出行场景下的人和社会价值。围绕司机关爱、无障碍出行和绿色环保等议题,利用社会化的视角及互联网平台的资源优势诠释迪迪出行“让出行更美好”的企业使命。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大中华区创新与生态合作总经理常洁也分享了企业公益案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吴庆前则希望运用先进技术加强社会公信力建设、保护社会群体、守护群众利益、保护干部安全。圆桌嘉宾一致认为,除了技术本身,如何让更需要帮助的人享受到技术升级的同时,能给他们带来红利,最大力度发挥科技至善的力量。目前的方向是通过连接、应用和技能,把技术至善的事情做到位。


  以“媒体公益,从‘相加’到‘相融’” 为主题的第二场圆桌讨论中,哔哩哔哩党委副书记沈健 、新浪微博微公益总监杨光 、小米集团公关部CSR负责人朱汐 、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代理执行会长孙文平、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秘书长刘国玲嘉宾分别从企业、媒体、公益组织等方面结合自身进行了探讨。


  他们达成的共识是:企业和媒体践行社会公益的时需要专业的社会组织参与,以提高公益项目和活动的专业性。媒体公益只有“相融”,才能把公益事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人民日报媒体公益基金成立半年多以来,在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将出品《精忠报国》爱国主义动画短片,开展了“国旗下的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连续两年开展“村暖花开·乡村扶贫扶志典型人物评选”公益活动,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评选“乡村致富带头人”“乡村好医生”“乡村科技好教师”,同时借助人民日报宣传优势,传播三类典型人物在各自领域的励志故事。


  近200名媒体、企业代表、公益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嘉宾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来源: 人民网 记者 刘烨烨)


热点新闻
2022 - 02 - 11
D23博览会是迪士尼公司举行最大的粉丝活动。作为迪士尼家族的新成员,《国家地理》希望通过沉浸式体验在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的D23世博会上向迪士尼粉丝重新介绍他们的品牌,《国家地理》在博览会上创造了一个深海世界。一进门,客人就沉浸在投影映射带来的视觉效果和令人惊叹的背景声音的景观中,重新创造了水下的体验。“蓝色之下”沉浸式展览的目的是创造一个虚拟的水下世界,引起人们对海洋污染和濒危野生动物等环境问题...
2022 - 02 - 10
年终岁末之际,嗷嗷的“小脑斧”已经开始向大家招手了,新年选择什么主题活动布置氛围,虎年IP当然是大家的第一选择,但如果都选择小老虎了如何脱颖而出,想必已经成为了众多设计师、策划师和品牌方心中的难题。在通用的元素中呈现出独特而又吸睛的创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在场景的设计足够有亮点外,在互动体验和玩法上同样也需要更为新颖和有趣,也许下面的几场活动能给大家更多新答案!01.ART MALL 福虎生风展...
2022 - 02 - 10
2月4日晚上,国家大剧院坐满了来看冬奥会开幕式直播的观众。 这次开幕式首次使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可靠、低时延EUHT无线宽带技术,进行8K超高清直播无线传输。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试验频道作为信号源,通过我国自主研发的AVS3编码技术传输,人们才能通过国家大剧院的800寸超大电影银幕,看到这个“史上最清晰”的8K超高清开幕式直播。 这是一个空灵而浪漫的...
2020 - 05 - 12
“I AM NOT A ROBOT”是一件交互式3D声音装置作品,创作团队kling klang klong通过七个章节讲述了一个学习思考和感觉的存在的故事。作品结合了控制器,现场乐器和演唱以及制作材料的实时3D空间等,每个扬声器还配备了一根灯线,只有当该扬声器播放声音时才会激活,以增强定向听觉的效果。kling klang klong 是一家活跃在科学、艺术和通讯领域的工作室,擅长开发智能化布景...
2020 - 05 - 11
“Morphing Clay” 是与Google合作设计的实时互动体验作品,旨在为传统中国陶瓷注入新的生命,并激发年轻一代的灵感。在Google的机器学习平台TensorFlow的支持下,Morphing Clay学习识别不同的人类手势和身体动作,实时触发不同陶器形状和图案的变形。在观众进行互动时,观众的姿势和衣服会映射在屏幕上陶瓷的形状和纹理中,进行无尽的演绎和再现。英国创意团队 Fu...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艾特文化,竭诚期待与您合作

深圳市艾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电话:+86 0755-22310656
邮箱:443846284@qq.com
传真:+86 0755-22310650
手机:13826549115 (丁先生)
地址: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民康路1970科技园8栋205
邮编:330520
扫一扫添加微信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您的姓名:
  • 电话:
  • E-mail:
  • 详细说明:
     
Copyright ©2019 深圳市艾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粤ICP备19024859号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