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AI、AR技术

二、 今年的中央电视台网络春晚由世界首批人工智能虚拟主持人团队登台主持,虚拟主持人分别基于撒贝宁、朱迅、高博、龙洋打造,并与主持人同台主持,可以说是他们的“数字双胞胎”。
三、 人工智能虚拟形象与之前存在的其他“数字拷贝”的区别在于,它能够像“拷贝”对象一样说话和行动,且由人工智能驱动,而不是基于表演或其他预先设定好的行为习惯。
四、 在技术方面,让智能虚拟形象看起来像主体的视觉数据是从3D扫描仪中收集的,但这仅仅是创造虚拟人工智能形象过程的开始,而后建立在深度学习原理的基础上,神经网络技术被用来记录或输入主体的声音数据以及行为数据,由此,就可以重建他们的语音模式以及性格特征。
五、 它捕捉到语音数据,接着人工智能学习该数据的特征,并能够基于该语音数据生成新内容,无论是以说话还是唱歌的方式。这不仅针对母语,它还能转换到主体形象所不熟悉的其他语种,如果用英语来记录数据,虚拟人工智能可以用中文、日语或韩语来进行表达
二、AI虚拟生命
不同于模仿真人的AI形象,还有一些登上舞台的AI来自于二次元星球。
受宅男喜欢的虚拟生命“初音未来”也登上了网络春晚的舞台,初音未来是2007年8月31日由CRYPTON FUTURE MEDIA以Yamaha的VOCALOID系列语音合成程序为基础开发的音源库,音源数据资料采样于日本声优藤田咲。

初音未来还担任日本音乐团体Sound Horizon的演唱与合唱,随着“初音未来”声库的发售,这种营销方式几乎改变了电子音乐人对于音乐业的认知。虽然初音未来并非第一个可以模仿人类歌唱的软件,但像真度比以往同类更高,因而引起的热潮带来业余音乐制作的革命。
据不完全统计,这位人工智能虚拟的超级明星,最近几年已经在全球范围完成了30多场巡演。
三、AI互动新玩法
在今年的网络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百度联合央视网、网易推出的智能春联H5引发关注并且在朋友圈刷屏。

玩法是这样的,通过智能春联H5入口,现场主持人点击“刷脸”生成专属春联,拍照之后智能春联H5可以识别出主持人的性别、年龄、微笑程度等,据此分析出他的人脸特性输出专属春联,送上“事业红红火火逢盛世,家人团团圆圆过大年”的祝福,同时生成祝福图片。
据了解,要实现这样的交互体验,首先是视觉技术,主要应用了人脸检测、属性分析、人脸融合等,可对图片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分析人脸对应的年龄、性别、颜值、微笑指数、是否佩戴眼镜等信息,并通过一个词语概括人脸的特性;进而将图片中的人脸,与指定模板图中的人脸进行融合,得到新的图片。其次是自然语言处理,基于百度的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技术,可以将春联创作转化为“翻译”的过程。
此技术可用于虚拟主持人或者配合活动进行特别的启动仪式设计。